板堂考
鑄字所應行節目
鑄字所雖是本閣句管而各在東西近無印役一向
拋置未克照察所藏書籍冊板鑄字及諸般物種雨
漏蠧傷且多散亂誠極悶然自今爲始另成節目以
爲永久遵行之地爲齊
一生生字整理字之當初藏置非不謹嚴而一經印
役輒致散佚誠極寒心今番印役後一一照數另
成都録各別典守俾無如前疎虞之弊爲齊
一生生字整理字今番印役後守欌諸員等渠自照
數依前分入七欌亦使渠等各自封標成出都録
仍置板堂各欌都録下書諸員姓名是置日後出
用之時如有欠縮之事依數徴捧後除汰重治爲

一守欌諸員遞易之時新舊諸員入來鑄所照數傳
掌後新差諸員以無頉之意告于本閣而若有頉
則依節目徴捧科治同都録下改録姓名爲乎矣
該色閣吏照管爲齊
一今番成節目時衛夫人字韓構字及各樣活字所
當同爲照數而旣非今番出用之字則不必更考
依原都録修正是遣典守之方一依新節目擧行
爲齊
一各樣字照數入欌後都録及鑰匙封置本閣爲齊
一各樣冊板及鐵印札俱載於本所都録依都録詳
細照數區分類別俾無淆雜之弊爲旀今番印役
後各樣物種添録於都録並爲着實典守俾無閪
失之弊爲齊
一内下冊子本所冊子屢經兩漏多致腐傷今旣一
一照檢釐正目録是置典守之方曝曬之節該色
閣吏另念擧行爲乎矣若有不謹疎忽之弊該吏
論罪爲齊
一冊子曝曬以毎年一次爲定而該吏二人無以擧
行諸閣吏通同擧行爲齊
一本所各處該色閣吏毎朔一次看審有無頉告于
入直官前爲旀若値大雨則隨時看審爲齊
一該色閣吏二人自 官劃出專管擧行而限二年
遞易爲齊
一本所舊遺在各樣紙地及考文館所在梓作板數
爻並移載於都録中一體典守爲齊
一未盡條件追後磨鍊爲齊
甲戌七月 日
活字
御筆序文大字四百三十五字
孟子眞書字五千五百九十四字
諺書字四千六百五字
衛夫人銅字大字十萬五千六百三十八字
小字四萬四千五百三十二字
丁酉自箕營鑄成
韓構銅字八萬三千六百六十字壬寅自箕營鑄成
燕貿木字大字一萬一千五百字
小字一萬一千四百五十字
庚戌貿來
燕貿木字大字九千六百字辛亥貿來
小字九千九百字辛亥貿來
生生木字大字十五萬七千二百字
小字十六萬四千三百字
甲寅造成
整理銅字大字十六萬字
小字十四萬字
丙辰鑄成
五倫行實諺書字四千四百字乙卯造成
春秋綱字五千二百六十字丁巳造成○曺筆黃筆並入
冊板
正音通釋五十九板辛丑自箕營造成
●八子百選一百十三板癸卯自箕營造成
祈福偈十七板乙卯造成
●奎章全韵大本九十板
● 小本九十板
乙卯造成
立春板大板五言三句
中板七言六句
小板五言九句
七言二十七句
丙辰造成越送本閣
恩重經圖鐵板七板 丙辰造成 内入
經文十三板
圖五板
諺解二十五板
祈福偈九板
丙辰造成下送華城龍珠寺
恩重經眞言大板一板
小板一板
丙辰造成
整理儀軌圖五十六板 丁巳造成
●五倫行實一百六十五板 丁巳造成
●五經百篇一百五十五板 戊午造成
●春秋黃筆四百五十七板 戊午造成
● 曹筆四百五十七板 己未造成下送完營次
濟衆新編一百六十四板 己未造成出給典醫監
●雅誦七十二板 己未造成
●朱書百選九十五板 庚申造成
恩重經石板二十四板 己未造成 内入
石板十二板 自原營上來恩重經用餘封置
●御定四部手圏三百八十八板 辛酉造成
●小學大全一百六十三板
● 諺解二百四十八板
辛酉自原營上來
濟衆丹板二立大一小一
冊亐里
衛夫人字鐵亐里三十板内十三板外閣○十行十八字
韓構字鐵亐里十二板十行二十字
生生字鐵亐里二十五板十行二十字
鐵亐里二十板十行十八字
小亐里十板十行二十二字 (上段附記)五板印札鐵條所入裁折移用於分韵小板
整理字鐵亐里三十板十行二十字
整理儀軌鐵亐里十五板十二行二十二字 八坐杜律分韻小板移用
日省録鐵印札板一坐十行二十字
五經百篇木印札板一坐七行
實録鐵印札板一坐十五行 杜律分韻小板移用
御製鐵亐里二坐十行二十字
鑄字榖
湖南移劃米五千五百石丁巳五月自均廳移劃
城役加區劃移録米三千六百七十四石
丁巳耗三百六十七石六斗
丁巳閠六月自均廳移劃
貿置米五千二百八石九斗戊午五月貿置
以上米一萬四千七百五十石
嶺南劃付米五千二百五十石丁巳閠六月移劃
都合兩南米二萬石毎年耗条二千石○嶺南劃付米五千二百五十石内十四石二斗六升三合九夕戊午因繡啓反逋除減
器用
御筆孟子字欌壹坐
衛夫人字欌柒坐
韓構字欌柒坐
生生字欌伍坐
整理字欌㭍坐
燕貿唐字樻貳坐
奎章全韻大板匣肆坐
小板匣伍坐
正音通釋板樻貳坐
八子百選板樻伍坐
´曺筆春秋板匣拾貳坐
´五經百篇板匣肆坐
´整理儀軌板匣壹坐
´祈福偈板匣壹坐
´四部手圏板樻拾壹坐
行用冊欌壹坐 移奉於 宙合樓
´會計大樻壹坐
一去本閣行用中樻肆坐 壹坐 實録鑄字入盛藏於外閣
紙籠壹坐 腐傷
´三十二大函壹百坐 陸拾坐見失
´冊登床肆坐
´長臺床捌坐
裁折長椴板貳坐見失
´刀鍊椴板參坐壹坐失
´短足長冊床貳坐
´ 小冊床肆坐
´濕紙板參立 壹立失
墨石拾坐 貳立失
´褙板壹立
○´藏書卓子拾壹坐
○´冊衣卓子壹坐
´朱㓒大欌壹坐
´ 登床壹坐
´ 長樻壹坐
´省記板壹坐
○´硯匣參部
○´硯滴壹箇
○´要江貳坐
○´唾口壹坐
○´灰樻參坐 貳坐破傷
○´大硯貳面 壹面失
○ 小硯肆面 貳面失
○´銅絲壹巨里 懸鈴具
´門帳貳部
提燈壹坐 破傷
講圖○´屛風壹坐
○´食鼎參坐 壹坐失
○´鍮沙用壹坐
水桶壹坐 破傷
○´水釜壹坐
○´鍮大也壹坐
○´ 火爐壹坐
○´ 燭臺壹坐
○´木燭臺貳坐
地衣伍浮 腐傷
草席地衣貳浮 腐傷
按息肆坐 腐傷
方席參立 腐傷
坐板拾伍立 還下戸曺
´大粉板壹坐
癸酉印役時新備器用
○´小硯匣貳坐
○´硯石肆面
○´硯滴參箇
只有臺三○ 茶鍾參箇臺具
要江壹坐
´衣巨里貳箇
○´提燈貳坐
○´木燈檠貳坐
○´大盤壹坐
´楪匙捌立
´一方席參立
´十四又四毛方席貳拾伍立
´七草方席拾貳立
´小門帳壹浮
´六按息㭍坐
´五登毎陸立
´斗壹坐
´紅函參坐
灰樻參箇
小磨墨石伍箇
○´鍮煮壹箇
○´鎻鑰拾箇
´大鎻鑰貳箇
○´乼貳箇
○´執介貳箇
○´搗鍊刀參箇
水桶壹坐
○´巨褙引刀貳箇
´巨褙板壹立
´濕紙器伍立
´濕紙板貳立
新´冊卓子貳坐
´冊登床壹坐
木函伍坐
刀鍊椴板壹坐
裁折長板壹坐
´方丫赤肆箇
´毎要壹坐
恒式丁巳六月定式
春夏六朔毎朔柴油債六兩式三十六兩
秋冬六朔毎朔柴油債十兩式六十兩
毎朔公事次白綿紙二巻毎巻價二兩式四十八兩
行用次白紙二十巻毎巻價三錢式七十二兩
告祀債三兩式三十六兩
監官朔下十五兩式一百八十兩
大廳直二名加布各四兩式九十六兩冊匠兼役
使令二名朔下各九兩式二百十六兩
房直二名朔下各五兩式一百二十兩
軍士二名朔下各四兩式九十六兩
毎年謄録次白綿紙五巻毎巻價二兩式十兩
正書會計次白綿紙四巻毎巻價二兩式八兩
草會計次白紙五巻毎巻價三錢式一兩五錢
日記次白紙五巻毎巻價三錢式一兩五錢
以上錢文九百八十一兩
官(押)
内下冊子庚申 内下
五經百篇拾件
春秋壹百拾件一件送于玉堂一件 頒賜在一百件 八件無不帙壯白紙合七十六冊在
八子百選壹百捌拾柒件三十七件 内入及 頒賜在一百五十九件 九件加 不帙六冊在
朱書百選貳百㭍拾肆件二十四件 内入及 頒賜在二百五十三件 三件加 不帙五冊在
史記英選貳百拾捌件 二十二件 内入及 頒賜在二百六件 十件加 不帙七冊在
陸奏約選貳百參拾陸件十三件 内入及 頒賜在二百三十四件 十一件加
奎章全韻壹千肆百伍拾捌件大本捌百捌拾柒件小本伍百柒拾壹件大小合百二十二件 内入及 頒賜在一千二百四十四件 八件加
杜律分韻參拾參件 十三件 内入及 頒賜在二十三件 三件加
杜陸分韻伍件 在四件内一件第一第二无一件无
杜陸千選壹百貳拾捌件六件 内入及 頒賜在一百二十一件 一件无
雅誦貳百貳拾陸件 三十二件 内入及 頒賜在一百九十六件 二件加
五倫行實壹百肆拾捌件 在一百四十一件 七件无 不帙八冊在
郷禮合編參拾壹件 在三十二件 一件加 不帙一冊加
賡載軸伍拾捌冊
人瑞録參拾捌件 在三十九件 一件加
整理儀軌貳拾件 三件出給都監一件 内入在十七件 一件加一件移奉 望廟樓
忠武公全書肆拾件在三十四件 六件无
濟衆新編陸拾玖件
四部手圏玖拾㭍件 在九十五件 二件无 不帙二十三冊在
正始文程貳拾柒件
瓊林聞喜録貳件
賓興録拾肆件
司馬榜目拾參件
太學恩盃詩集貳拾貳件 在二十一件 一件无
恩重經具解肆件
祈福偈貳拾㭍件
孟子壹件
周易壹件
詩傳壹件
水原外帑庫上來冊子甲子九月上來本閣甲戌九月移置本所
新印經書毛面紙本壹件 木匣
壯紙本壹件
嶺板經書貳件
諺解貳件
新印春秋壯紙壹件
白紙貳件
朱書百選伍拾件
八子百選拾玖件
史記英選伍件
陸奏約選貳拾柒件
五經百篇壹件
奎章全韻貳百參件
正音通釋貳拾捌件
●大典通編柒件
●兵學指南柒件
武藝通譜貳件 在一件内第一第二无 一件无
● 諺解壹件
五倫行實貳拾件
●思齋集壹件
●慕齋集壹件
●朴訥齋集壹件
●挹翠軒集貳件
●石洲集壹件
●孤山集壹件
●金息菴集壹件
●江漢集壹件
各種紙地實數
粉唐紙陸拾捌巻拾伍張
毛面紙參拾柒巻陸張 貳拾卷別置貸用
小毛面紙陸拾壹卷拾捌張
太史紙捌百貳拾陸卷
嶺冊紙玖卷
壯紙肆巻
寧邊紙肆拾壹卷 伍卷以別置完冊紙空印札伍巻相換
白綿紙空印札貳卷
藁精紙肆拾伍卷拾陸張 拾巻別置貸用丁亥五月二十七日
白紙貳千參百陸拾捌卷
嶺白紙壹百肆拾肆巻
一千巻丁丑十月初二日内入 五百巻己卯四月初四日内入五百卷戊寅七月十三日 内入 二百一卷十五張禮記五件印出所入合二千二百一巻十五張除實時在三百十巻五張
落幅紙陸軸伍張 大廳障子塗褙所入下己卯六月 日
自作板肆千玖百伍拾陸立庚辰三經四書開印時取用
壬辰九月各種紙地除腐傷從實數移付別置實數
´粉唐紙前在陸拾捌巻拾伍張
腐傷拾伍巻拾伍張
實伍拾參巻 移付別置
´毛面紙前在參拾柒卷陸張
別置前移去貳拾卷
腐傷參巻陸張
實拾肆卷 移付別置
´小毛面紙前在陸拾壹巻拾捌張
腐傷鼠破貳拾貳巻拾捌張
實參拾玖卷 移付別置
´太史紙前在捌百貳拾陸卷
破傷參拾玖巻
實柒百捌拾柒巻 移付別置
´嶺冊紙前在玖巻
腐傷貳卷拾張
實陸卷拾張 移付別置
´壯紙肆卷 移付別置
寧邊紙前在肆拾壹卷
´ 伍卷 以別置完冊紙空印札伍卷前已相換 移付別置
破傷貳張
´ 實參拾伍卷拾捌張内全張參拾巻玖張 移付別置裁折貳百拾捌張伍巻玖張
´白綿紙印札空冊貳卷 移付別置
´藁精紙前在肆拾伍卷拾陸張
別置前移去拾巻 丁亥五月二十七日
破傷拾貳張
´ 實參拾伍卷肆張 移付別置
´白紙前在參百拾卷伍張
參拾卷 壺洞左議政宅取用追會減
腐傷玖卷拾貳張
´ 實貳百柒拾卷拾參張内 印札空冊拾壹卷拾參張 移付別置
官(押)
(摛文院印 五六個處)